查看原文
其他

喊了50多年的“终身学习”,为什么在2022年又火了?(文末有福利)



全文约1500字,阅读需6分钟



早在1965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一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。保罗·朗格朗以“终身教育”为题做了学术报告,提出“今后的教育应当是,随时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,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”。


遗憾的是,在之后的五十多年,这一理念并没有带来什么“颠覆”性的改变。按照时间坐标对应到国内,更是如此。


很长一段时间内,我们采纳的,一直是工业文明下产生的学校体系。学习基本只在校园内发生,老师单向传递知识,流水线般地培养一代又一代学生。学生意识不到需要主动且持续地学习,学校也无法满足学生的日新月异的学习需求。


而现在,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。


2022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《让终身学习成为现实》。在前言中旗帜鲜明地提出:

“随着全球社会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重大挑战,终身学习体现出了更明显的价值。新冠疫情的爆发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,还严重阻碍了教育的正常进行。政府、机构、教师和学习者不得不迅速适应为应对疫情提出的公共生活限制,并确保学习不被耽误。在传统课堂学习无法进行的情况下,在线替代方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随着更灵活的在线课程的激增、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新的沟通方式和数字资源的开放,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已经脱颖而出。

斯坦福大学此前也出过一个计划——《Stanford 2025》。从斯坦福的设计理念中,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能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未来大学雏形。



开环大学是《Stanford 2025》中最关键的计划之一。

常规情况下,想接受大学教育,需要在大约18岁时考入一所学校,并在这里完成四年的学习。而在开环大学,入学者可以是18岁的高中生,可以是已经进入职场的中年人,甚至可以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。学习时间不是固定的,学习场所不是固定的,学习方式也不是固定的。


比如,斯坦福的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其他学生的“老师”。“我们有215,000名在校生,他们知道斯坦福会贯穿在他们一生的学习中,大学的深入参与意味着我们在世界各地都有一个活跃的、分布式的校友网络,无论毕业生在不在校内,他们都可以互相联系。”


《大学的终结: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》的作者Kevin Carey,描绘了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未来大学的面貌:“他们需要建立真实而虚拟的美丽场所,让学习者终生重返生活。他们需要建立真实的人类社区,并根据永无止境的学习计划与人建立关系。”


当下,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。高教司吴岩司长在最近一次的讲话中,援引第三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“高等教育未来十年路线图”,强调“进入到普及化阶段,Lifelong Learning是高等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”。


我们期待中国更快地实现混合学习空间和终身学习空间。


混合线上与线下,混合课前与课后……同时实现全球范围内无限联通,联通跨校教师,联通全球专家,联通大学与企业,联通教室与实践,联通校园内的正式学习与校园外的非正式学习,使“随时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,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”成为可能。


50年前保罗·朗格朗的设想,正在变为现实。


关于终身学习和混合学习
《高校教学创新100人》
给大家推荐一个会议论坛
“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课程创新建设”



《高校教学创新100人》读者可免费入群关注会议,群满可加微信“chenfu3721”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